Tuesday, February 22, 2011

我家有女

昨天,我特有爱心的女儿在画画的时候不知从何引起,也不知道是对谁说:“爸爸什么事都会做,妈妈知道什么事都叫爸爸做。”

在旁边看杂志的我内心顿时痛哭流涕。。。这闺女。。。

Friday, February 18, 2011

虎妈 Amy Chua

今天一个白人女同事 Judy 满脸笑容地溜进我的cubicle,试探性地问了问我有没有看到时代杂志上的关于中国虎妈的文章。我说 Amy Chua 的原著我还没看,但是有关报道倒是看了不少,我的中国朋友圈子也正在热烈讨论中。同事又问我们家是否也是像 Amy Chua 一样教育孩子。我的回答是我们家不但有 tiger mom, 还有 tiger dad。我知道 Judy 是犹太人,所以对孩子教育也是比较严的,所以特地和她开了这个玩笑。她马上用美国人特有的夸张动作半掩着嘴,惊叹地说:“Oh, my God! 可怜的 Jojo 和 Cynthia!” (儿子英文名是Joseph,小名Jojo) 我还来不及接下去说,Judy 就用她特有的机关枪语速说:“难怪Jojo的数学那么好,还有时间弹琴拿大奖,参加游泳队和足球队。亚洲小孩真是模范孩子!。。。。。。。(以下省略3897字)我一边听,一边做了以下统计:语速达到96%,感叹词使用频率17%,高于会议激烈讨论程度。

我和她聊了好一会,直到她的经理叫她去参加一个会议。她依依不舍地说,我们一定要一起去吃午饭继续聊这个问题。

Judy 已经不是第一个提这个话题的美国同事了,现在很多美国人有大美帝国日落西山的失落和忧虑感,有点前瞻意识的美国人被“美国衰落-中国崛起”这个话题弄得很揪心。Amy Chua 正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她的书一上市,就深深刺痛了美国人的心。虽说 Amy Chua 的书主要写的是她自己家的育儿经历,但是大概作者无意读者有心,许多美国(白)人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亚洲母亲在自豪地炫耀她如何用中国式家教培养出成功的美国后代。潜台词:美国现代宽松式的教育培养的是一代失败者(美国是个崇尚奋斗和成功的社会,骂人 Loser 在美国比骂人是狗娘养的还伤人心)。

如果 Amy Chua 的书在20年前出版,估计没什么美国人会关心。也许有比较教育学家很感兴趣,但是估计大多数一般读者会把这当作社会新闻来看。我的年龄大一点的美国同事跟我说,他们小的时候在饭桌上如果不好好吃,父母会恐吓说,快珍惜你盘子里的粮食,要知道中国的孩子都在饿肚子呢。如果中国的国力还停留在那个时代,我猜 Amy 的读者甚至会想,瞧,就是这虎妈的教育方法把可怜的中国孩子的创造性给扼杀了,所以中国才那么落后。

中国人有言道:”富不过三代”。美国在二战以后富甲天下,用美圆加武器雄傲世界半个世纪,现在算起来正好是第三代。爷爷奶奶打下来的江山,父母几经奢华,已经把美国的经济架子吃空了。最后的致命性打击将由美国今天的债务持有人来完成。一旦美元的统治地位被架空,美国世纪就真结束了。再崛起?有可能,但是现在看来民主体制的昂贵代价:行动缓慢,决策落后会让美国的衰落势头一步一步深入。美国人到时要面临的就不光是虎妈痛痛地扇了自豪的美国父母几记耳光那么简单了。

Thursday, February 17, 2011

我的博客:半生周全开张剪彩

我的名字叫周全。今年是我的第三个本命年。掰指一算一生已经过了一半。每当这样想的时候总是让人黯然伤神,有人劝我说现代人活得越来越长,应该不止70吧。想想倒也是,我家里人都长寿,奶奶活到99还精神矍铄,每次在电话上都还能没完没了对我进行义务成人继续教育,而且中气十足,完全没有残烛晚景的迹象。国家义务教育都还有年限,我奶奶这倒好,无限期继续教育。按照自然规律,爷爷比奶奶早走一步,但是也活到96。所以乐观地想,周家确实有长寿基因,加上我的生活又中规中矩,符合美国中产阶级的健康生活方式,是 WebMD 和Men’s Health 的忠实读者和忠实小白鼠,如此想来赶超70关头的可能还是不小的。

我的父母给我取这个周全的名字倒是完全符合我们家的教育文化气氛。父母都是机关干部,因为性格原因,都在机关曾经是中坚骨干力量,但是永远离提拔差一步。他们的理想主主义和传统儒家中庸文化底蕴把我也培养成党的好儿童,年轻时代的沉默叛逆者,现代的彷徨者。我的生命总是看似完美: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成绩名类前茅,高考顺利过关进入名牌大学,大学无忧无虑但也没有枉费青春,毕业工作到政府机关工作顺利成章(没有靠父母任何帮助),考GRE出国留学一帆风顺,靠奖学金读研然后在班上认识现在的太太,没毕业就在大型企业找到金融分析师的工作,后来在郊区买房,生两孩子,金融危机中看着同事一个一个被解雇,自己还有幸每天能回到自己的小 cubicle 上班。如此这般都和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一样。如果一句话形容我的经历,我会选“无惊无险,如履平地”。

这么嚼之如蜡的经历有什么值得放在博客上与人分享的?我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也许答案就在给自己找个理由活下去。我存在,所以我思考;还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如果我不把自己思考的历程记录下来,我是否存在?

一个在36岁之前觉得顺利越过一个又一个关口,达到一个又一个目标,为自己的能力而欢呼,到今天开始思考生存的意义,是倒退?是迷路?还是中年事业停滞期综合征?

听到同事一天感叹:overworked, underpaid, and underlaid. 难道这就是未来的日子?